1973年秋天,邓小平坐着一辆吉姆轿车,参观毛主席故居。当时邓小平是国务院副总理,按理说应该坐红旗轿车出门。当时,红旗轿
1973年秋天,邓小平坐着一辆吉姆轿车,参观毛主席故居。
当时邓小平是国务院副总理,按理说应该坐红旗轿车出门。
当时,红旗轿车就相当于现在的劳斯莱斯、凯迪拉克,要排面有排面,要地位有地位,是国家领导人出行的第一选择。
吉姆轿车虽然是进口车,却年代久远,早就被时代淘汰。
因此,当地百姓一脸不解,向邓小平发问:
“小平同志,您怎么不坐红旗轿车?”
对此,邓小平这样回答:
“当年毛主席来韶山,也是坐吉姆轿车来的。”
邓小平这番回答,可以说相当机智。
既缓解了没坐红旗来的尴尬,还把毛主席搬出来,为自己增加后盾。
其实,邓小平没坐红旗来韶山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第一:邓小平当时复出不久,没人保证他什么时候会掉下去。
毕竟,当时年代特殊,官员起起落落,经常变动。没人敢讨好一个刚上任的副总理。
第二:“四人帮”当时权力极大,很不喜欢邓小平,把他当作头号敌人。
要知道,在那个年代得罪“四人帮”,下场会很惨。
因此,没人敢给邓小平提供红旗轿车。
不管怎么说,邓小平大小是个副总理,出门在外不给人配车,多少说不过去。
思来想去后,当地政府提出一个折中方案:吉姆轿车。
吉姆轿车当时接近报废,很多年没人坐了。
邓小平不在意自己坐什么汽车出行,表示赞同:
“红旗也好,吉姆也罢,有车坐就行。
就算没车坐,我也要走到韶山,去毛主席故居前看一看。”
韶山,吉姆轿车在百姓注视下,停在毛主席故居前。邓小平走下轿车,一脸开心。
看到故居里毛主席的书籍和笔记,邓小平肃然起敬,对身边人说道:
“毛主席喜欢读书,酷爱学习,值得所有人学习。”
看完毛主席的学习资料后,邓公站在两张照片前,双手颤抖。
“这张照片是毛主席二弟毛泽民,抗日时死在新疆,死在反动派手里。”
邓小平和毛泽民夫妻是好朋友。
一想到老友离世,无法看到今日中国,邓小平潸然泪下。
“这张照片是毛主席三弟毛泽覃,在瑞金战斗时壮烈牺牲。”
邓小平和毛泽覃是战友,一起上刀山下火海,出生入死。
照片让人想起往事,邓小平把手放在毛泽覃脸上,喃喃自语:
“泽覃,国家解放了,人民幸福了,你在下面好好休息吧。
毛主席十分照顾你的儿子,将他养大成人,据说现在在军队工作,从事科研。”
看完两位故人后,邓小平离开毛主席故居,回到吉姆轿车上。
离开韶山前,有人问邓小平:
“您既坐过红旗,也坐过吉姆。在您看来,这两种车哪个更舒服?”
这段话看似风平浪静,实则绵里藏针,稍微回答不慎,就可能坠入深渊。
邓小平听出其中奥秘,谨慎回答:
“中央让我坐红旗,红旗就舒服;让我坐吉姆,吉姆就舒服。”
1973年,邓小平坐吉姆来到韶山,当地人问他:“为什么不坐红旗轿车?”
邓小平一番机智回答,化解尴尬。
谨以此文,纪念历史。
TAG:吉姆,韶山,照片,居里